(一) 教育目的的內涵★★★(書上的這段話最好全部記下來)
教育目的——即教育要達到的預期效果,反映對教育在人的培養規格標準、努力方向和社會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狹義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會為所屬各級各類教育人才培養所確立的總體要求。
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對教育活動具有指向性作用的目的領域,含有不同層次預期實現的目標系列。它不僅標示著一定社會對教育培養人的要求,也標示著教育活動的方向和目標,是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二) 教育目的與教育方針
聯系:在對教育社會性質的規定上具有內在的一致性,都含有“為誰培養人”的規定性,都是一定社會各級各類教育在性質和方向上不可違背的根本指導原則。
區別:1、教育目的:“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
教育方針:除上面兩個 ,還有“怎樣培養人”和教育事業發展的基本原則
2、教育目的在對人培養的質量規格方面要求較為明確;
教育方針在“辦什么樣的教育”“怎么樣辦教育”顯得突出。
(三) 教育目的對教育活動質的規定性
1、 對教育活動質的規定性 “教育為誰培養人”“為誰服務”
2、 對教育對象質的規定性:教育對象培養的社會傾向性;培養對象應有的基本素質。
二、教育目的的基本類型★★
(一) 根據教育目的自身實踐的特點看,分為價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
價值性教育目的:具有價值判斷的意義
操作性教育目的:具有實踐操作意義
前者是后者的依據,設定原則,價值基礎。后者是前者的體現形式。
(二) 從教育目的要求的特點看,分為終級性教育目的和發展性教育目的
終級性教育目的:具有終級結果的教育目的
發展性教育目的:具有連續性的教育目的
前者是后者的根本依據,后者是前者的具體體現。
(三) 從被實際所重視的程度看,分為正式決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決策的教育目的
正式決策的教育目的:被社會權力機構確定并要求各級各類教育都必須遵守的教育目的。
非正式決策的教育目的:蘊涵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論中的教育目的。
三、教育目的的功能★★
(一) 對教育活動的定向功能
對教育社會性質的定向作用;對人培養的定向作用;對課程選擇及其建設的定向作用;對教師教學方向的定向作用。
(二) 對教育活動的調控功能
借助三種方式進行:確定價值的方式;標準的方式;目標的方式;
調控對象:教育工作者(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
受教育者(對學生的外部調控和學生的自我控制)
(三) 對教育活動的評價功能
1、 對價值變異情況的判斷與評價
2、 對教學效果的評價
三個功能相互聯系、綜合體現。定向功能伴隨評價功能和調控功能而發揮;調控功能的發揮需要以定向功能和評價功能為依據;評價功能的發揮憑借定向功能。
為了方便大家學習,武漢新文道考研特為廣大學子推出2018考研全年集訓營、半年集訓營、VIP彩虹卡等一系列備考專題,所有你不明白的都會一一幫你搞定。同時,武漢新文道考研微信公眾號@whwdky一直為大家推送考研資訊,讓您足不出戶就可以輕松了解到最新的考研信息!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由武漢新文道考研進行整理,想了解更多關于考研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新文道考研,我們將為同學們奉上全面完整的時下考研相關資訊。







關注武漢新文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