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考研學生對心理學考研的知識點易混淆,新文道考研為考研人整理了心理學考研知識點易混淆概念,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是心理學考研知識點:易混淆概念之自我同一性。
今日科目:發(fā)展心理學
相關(guān)知識點:青少年自我同一性
易混概念:同一性擴散、同一性缺乏、同一性早閉、同一性延緩、同一性過剩
概念辨析:“自我同一性”是發(fā)展心理學當中的高頻考點,這一部分的知識大家要理解和記憶。
一、埃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的概念,指出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存在自我同一性過剩和自我同一性缺乏兩種情況。
1、自我同一性過剩
自我同一性過剩是指一個人過分的卷入特定團體或特定角色中而絕對地排他,堅信他的方式是唯一的方式。
這些人將其他人召集于自己的周圍,將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方式強加于人而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
這種 “過于自我” 的狀態(tài)容易導致自我中心、個人崇拜、狂熱主義等不良的社會態(tài)度。
2、自我同一性缺乏
自我同一性缺乏是指一個人拒絕自己在成人社會中應承擔的角色,甚至否定自己的同一性需要。
極少數(shù)的青少年將自己溶于某一群體中,尤其是那些可提供“同一性細節(jié)”的群體。
如宗教崇拜組織、黷武暴力組織、復仇組織、吸毒組織等。
此類青少年將自己從主流社會的規(guī)范中分離出來,他們?nèi)菀拙砣牒筒扇∧撤N破壞性行為,如暴力、吸毒和攻擊。
二、瑪西亞按照危機(探索)和自我投入(承諾)兩個維度,將自我同一性的發(fā)展劃為四種主要方式:同一性彌散、同一性封閉、同一性延遲及同一性獲得。
1、同一性彌散
同一性彌散:危機、投入均無。
此類青少年既沒有經(jīng)歷同一性危機,也沒有進行各種生活上的嘗試與選擇,他們既不行動,也不積極探索,或認為這樣做太危險、太困難。
例:廢柴當如此。
2、同一性封閉
同一性封閉/同一性早閉:有投入、無危機
此類青少年還沒有反復探索就對自己的生活做出了個人選擇。他們的人生選擇常常由權(quán)威性的父母、教師等做出,而不是通過自己探索而獲得。
例:家里有礦。
3、同一性延遲
同一性延遲:無投入、有危機。
此類青少年正處于同一性危機之中,尚未做出選擇,也沒有決定要行動。
他們?nèi)栽谔剿骱头e累知識,參加各種活動,希望找到引導其生活的價值觀和目標。
例:積極探索的小青年。
4、同一性獲得
同一性獲得:有投入、有危機。
此類青少年在經(jīng)歷同一性危機后,經(jīng)過探索性的選擇后,把已經(jīng)明確形成的價值觀和目標付諸行動。
他們心理健康,行為具有跨時間的一致性,知道自己的前進目標。
例:別人家的孩子。
以上就是新文道考研為大家整理的心理學考研知識點:易混淆概念之自我同一性,希望對2019考研人有所幫助!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wǎng)絡,由武漢新文道考研進行整理,想了解更多關(guān)于考研相關(guān)資訊,敬請關(guān)注新文道考研,我們將為同學們奉上全面完整的時下考研相關(guān)資訊。







關(guān)注武漢新文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