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育學考研精華筆記:教育的歷史發展
一、教育的起源
(一) 教育的神話起源說(所有的宗教的觀點)
教育是由神創造的。
(二) 教育的生物起源說(第一個正式提出的有關教育起源的)
法:勒圖爾諾 英:沛西·能
以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為指導。
“教育活動不僅存在于人類社會之中,而且存在于人類社會之外,甚至存在于動物界”
“教育的產生完全來自動物的本能,是種族發展的本能需要”
根本錯誤:沒有把握人類教育的目的性和社會性,從而區分出人類教育行為與動物養育行為之間質的差別,把教育的起源問題生物學化。
(三) 教育的心理起源說
美:孟祿
教育起源于原始社會中兒童對成人行為的“無意識模仿”。
評價:離生物起源說不遠,這種無意識模仿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會的。但進步的是,認為這種本能是人類的類本能,而不是動物的類本能。
(四) 教育的勞動起源說(社會起源說)
教育起源于生產勞動。
二、教育的歷史發展過程★★
(一) 農業社會的教育
1、 農業社會的基本特征(基本了解就可)
2、 農業社會的教育特征
a、 古代學校的出現和發展
b、 教育階級性的出現和強化
c、 學校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
(二) 工業社會的教育
1、 工業社會的基本特征(基本了解就可)
2、 工業社會的教育特征(與農業社會的教育特征對應著記憶)
a、 現代學校的出現和發展
b、 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c、 教育與生產勞動從分離走向結合,教育的生產性日益突出
d、 教育的復雜性程度和理論自覺性都越來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動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來越大。
(三) 信息社會的教育
1、 信息社會的基本特征(需要大致記憶)
2、 信息社會的教育特征
a、 學校將發生一系列變革:學校的目的;學校的類型;學校教育網絡的建立;學校市場化;班級授課制的改造;學校教育觀念方面的改革。
b、 教育的國際化和教育的本土化趨勢都非常明顯
c、 教育的功能將進一步得到全面解釋。
生產性——政治性、文化性
d、 教育的終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為指導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學齡階段——人的一生; 青少年——所以社會成員。
為了方便大家學習,武漢新文道考研特為廣大學子推出2018考研全年集訓營、半年集訓營、VIP彩虹卡等一系列備考專題,所有你不明白的都會一一幫你搞定。同時,武漢新文道考研微信公眾號@whwdky一直為大家推送考研資訊,讓您足不出戶就可以輕松了解到最新的考研信息!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由武漢新文道考研進行整理,想了解更多關于考研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新文道考研,我們將為同學們奉上全面完整的時下考研相關資訊。







關注武漢新文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