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們在進行考研政治復習時,要學會梳理高頻考點。馬原傳統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區別是考研政治高頻考點之一!下面是湖北新文道考研為考生整理的馬原傳統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區別考點。
本文從實踐角度去闡釋了傳統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區別,要著重主義實踐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重要位置。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是哲學史上的革命變革,而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能夠發動一次震撼人類思想史的革命,關鍵就在于,它以科學的實踐觀為基礎正確地解決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即人與世界的關系,從而實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傳統的唯物主義哲學和唯心主義哲學,分別從對立的兩極去思考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因而始終僵持于“本原”問題的自然本體與精神本體的抽象對立,并以還原論的思維方式去說明二者的統一,即舊唯物主義把人與世界還原為抽象的自然,唯心主義把人與世界還原為“絕對精神”或“先驗意識”。由于唯物主義以自然為本體,只是從被動的觀點去理解人與世界的關系,取消了人的能動性,因此它堅持的是一種單純的、自在的客體性原則;由于唯心主義以精神為本體,只能從能動的觀點去理解人與世界的關系,抽象地發展了人的能動性,因此它所堅持的是一種單純的、自為的主體性原則。這樣,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就不僅固執于“本原”問題上的自然本體與精神本體的抽象對立,而且造成了思維方式上的客體性原則與主體性原則的互不相容。
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對全部舊哲學的批評,精辟地揭露了這兩種對立的哲學的共同的主要缺點及其無法解決的內在矛盾:“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義相反,能動的方面卻被唯心主義抽象地發展了,當然,唯心主義是不知道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在這段簡潔精辟的文字中,馬克思即尖銳地指出了唯物主義的“客體或者直觀的形式”的局限性,又深刻地揭露了唯心主義“抽象地發展了”人的能動方面的本質,而二者共同的主要缺點則在于,它們都不懂實踐活動的本質特征、地位和意義。
以上是新文道考研為2019考生整理的“2019考研政治:馬原傳統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區別”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由武漢新文道考研進行整理,想了解更多關于考研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新文道考研,我們將為同學們奉上全面完整的時下考研相關資訊。







關注武漢新文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