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來自武漢華中光電技術研究所的光學工程碩士告訴學弟學妹們,公平,是相對的。
在進入復試環節,不光是本校,同是985平臺也會比二本更容易被導師pick。原因很簡單,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底子不同。如果你覺得二本學生僅憑考研的幾個科目拿下來的成績,就能比上同等情況下985或者211的學生,那么985211的同學在同儕壓力下學的的十幾門專業基礎課,幾門專業課,以及占據大量時間的實驗課,這些沒在成績單上反應出來的東西,這樣來比,究竟是對誰更不公平一點呢?作為考研過來人了解到的是,普通一本以下,準備考研都需要一年以及以上,甚至不乏整個大學生涯都是為考研而努力。而985工科,普遍只拿半年時間準備,還有因為保研失敗三個月準備考研的人。努力不值錢,價值才值錢,而名校生背后的高校給予他們了足夠的價值擔保。這樣的趨勢下,來討論公平的話,如果你是招生老師,你更偏向于pick哪種學生呢?
現在教育部也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了,著手從考試的角度來處理:
共青團中央談及現行支付對本科人才培養的不利影響,張改平這樣認為:譬如,為追求就業率或考研率,教師對考研本科生曠課或課上備戰考研等現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為考研學生開綠燈甚至考試“放水”。本科四年實則成了二至三年讀本、一年至兩年考研,嚴重沖擊了正常的本科教學秩序。
由于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安排在學年第一學期期末,大多數應屆本科畢業生為在畢業后能直接升學,在大四第一學期甚至大三期間就幾乎把全部時間和精力花在了復習備考上,嚴重影響本科專業課學習和知識結構的完善。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由武漢新文道考研進行整理,想了解更多關于考研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新文道考研,我們將為同學們奉上全面完整的時下考研相關資訊。







關注武漢新文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