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貨幣銀行學大綱
第一部分 考試說明
一、評價目標 貨幣銀行學考試注重考察考生在貨幣、信用、金融工具、金融市場、銀行、金融理論以及匯率和匯率決定理論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考生應能正確理解和掌握本學科中的有關范疇、專業術語和理論。并能把所學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認識和分析我國的實際問題。
二、考試形式(一)答卷方式:閉卷,筆試。(二) 答題時間:180分鐘。
三、主要參考書目 《金融學》(精編版)黃達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第二部分 考察要點
一、貨幣、信用和金融工具
(一) 貨幣 1. 貨幣的概念、本質和職能 2. 貨幣制度 3. 現代貨幣層次的劃分
(二) 信用 1. 信用的產生及其發展 2. 信用的基本形式
(三) 金融工具 1. 金融工具的種類和特征 2. 票據(1)票據行為出票 背書 貼現 承兌 保證等(2)票據的種類 匯票 本票 支票 3. 債券(1) 債券、債券的種類 (2)債券收益率的計算 4. 股票股票、股票的種類。 普通股和優先股。 5.股票和債券的價格的確定確定股票和債券的交易價格最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對由于該項投資形成的未來現金流進行貼現,也就是對該項投資形成的未來收益計算現值。
二、金融市場
(一)金融市場及其構成要素
(二)證券的初級市場與二級市場 1. 證券的初級市場 初級市場的參與者。證券發行的方式及其發行的過程。 2. 證券的次級市場證券交易所及其場外市場。證券交易的一般程序。 3. 有價證券市場的管理市場管理組織體系和立法。
(三)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 1. 貨幣市場 貨幣市場的特點。貨幣市場的構成。 2. 資本市場資本市場的特點。債券市場。股票市場。 3.我國的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現狀
(四) 證券的交易方式 1. 現貨交易 2. 保證金交易(也稱墊頭交易) 3. 遠期交易 4. 金融期貨交易期貨市場的經濟職能。金融期貨合同的特性。金融期貨的類別,包括利率期貨、股票指數期貨和外匯期貨。 5. 期權期權的含義和特點。期權的分類和操作。 6. 衍生金融工具和交易在90年代的涌現,反映了金融需求多樣化和金融機構對金融市場的供給極富彈性的現實,同時也反映了金融市場的競爭日趨知識化和高科技化的發展趨勢。
三、商業銀行及其金融中介機構
(一)金融中介機構 1. 金融中介機構存在和發展的原因 2. 金融中介機構的主要功能及其構成
(二)商業銀行 1. 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 2. 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功能原始存款與派生存款。存款貨幣的創造過程。 3. 商業銀行的業務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業務。商業銀行的資金運用業務。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 4. 商業銀行的管理方法(1) 資產管理的方法資金合用方法 資金分配方法(2) 負債管理的方法準備金頭寸負債管理 綜合性負債管理 (3) 資產負債聯合管理方法資金缺口管理方法
四、中央銀行及其運作
(一)中央銀行 1. 中央銀行的性質和職能 2. 中央銀行組織形式和組織結構(二)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及其操作 1. 貨幣政策的目標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主要包括穩定物價、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貨幣政策目標的統一與沖突。 中介目標劃分為中間目標和操作目標。西方各國中央銀行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及其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選擇。 2. 貨幣政策工具及其運用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及其運用。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及其運用。 直接信用控制與間接信用控制。 3. 貨幣政策的傳導貨幣政策的傳導過程和傳導機制 4. 貨幣政策的有效性貨幣政策的時滯、合理預期、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對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影響。
五、銀行制度和金融風險與監管
(一)西方主要國家的銀行制度
(二)金融創新金融創新的內容、原因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三)金融風險和金融監管 1. 金融風險金融風險的含義和測量。金融風險的分類。金融風險對經濟的影響。 2.金融監管金融監管的理論基礎。金融監管的內容及其重點。西方國家的存款保險制度。
六、貨幣金融理論
(一)貨幣需求理論 1.交易方程式與劍橋方程式。 2. 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 3. 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的發展。 4. 弗里德曼德貨幣需求理論及其政策含義。
(二)貨幣供給理論 1. 貨幣供給量和導致貨幣供給量增減的主要因素 2. 貨幣供給理論的基本模型 3. 基礎貨幣的構成和決定基礎貨幣大小及變動的因素 4. 貨幣乘數及其影響因素。
(三)儲蓄理論 1. 絕對收入假定 2. 相對收入假定 3. 恒定性收入假定 4. 生命周期假定
(四)利率理論 1. 古典利率理論 2. “流動性偏好”利率理論 3. 可貸資金利率理論 4. IS—LM分析的利率理論 5. 利率的期限結構理論
(五) 通貨膨脹 1. 通貨膨脹的定義與測度 2. 通貨膨脹的類型 3. 通貨膨脹的經濟效應 4. 通貨膨脹的治理對策
(六) 發展中國家的貨幣金融理論 1.“金融壓制”與“金融深化”的理論模型和理論貢獻 2.“金融深化”論的政策含義
七、外匯與匯率、國際收支和國際貨幣制度
(一)外匯與匯率 1. 外匯與外匯市場 2. 匯率的決定條件 3. 匯率變動對國民經濟的影響 4.匯率決定理論(1)國際借貸學說(2)購買力平價說(3)利率平價理論(4)匯兌心理說
(二)國際收支 1. 國際收支的概念和主要內容 2. 國際收支的調節及其調節理論
(三)國際貨幣制度 1. 國際貨幣制度的歷史發展 2. 布雷頓森林體系 3. 國際貨幣制度的改革 4. 歐洲貨幣體系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由武漢新文道考研進行整理,想了解更多關于考研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新文道考研,我們將為同學們奉上全面完整的時下考研相關資訊。







關注武漢新文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