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現設經濟學系、國際貿易學院、金融學院、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會計學院、物流與工程管理學院、旅游與酒店管理學院、信息管理學院、法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部、藝術學院、新聞傳播學系、外國語學院、統計與應用數學系、電子工程系、體育系、管理技術學院等11院7系共18個教學單位;開辦了40個本科專業、31個專科專業,已經形成了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干,法學、文學、理學、工學、教育學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現有6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省級重點學科立項建設點、6個"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設崗學科、4個立項建設碩士點學科、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點、5個品牌專業立項建設項目。學校設有湖北金融發展與金融安全研究中心、湖北物流發展研究中心、湖北省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監控評估中心、湖北數據與分析中心、湖北縣域經濟研究院等24個教研、科研機構。學校另設有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舉辦了獨立學院—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
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事業心強、充滿活力、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791人,其中:"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4人、講座教授3人、主講教授1人,國家級學科帶頭人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和省政府津貼的專家13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湖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4人,教授79人、副教授244人,一大批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活躍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并在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領域嶄露頭角。
建校十年來,我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787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33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1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64項。教師在各類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200余篇。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28項。獲批5個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獲批6個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學校重視發展對外交流與合作。與英、美、法、日、澳大利亞、挪威、丹麥、香港、澳門、臺灣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4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際聯系,開展師資培訓、師生交流、科研合作和中外合作辦學等。學校每年選派10多名教師到國外知名高校進修訪學,常年聘請外籍教師、短期專家來校任教、講學。目前,學校與英、美、法、日等國家多所著名大學簽署了合作協議,開展“2+2”、“3+1”等本科交換項目以及“4+2”、“3+1+2”等碩士預科項目;與法國克萊姆費朗第一大學、法國格列諾波爾第二大學開辦了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法國波爾多酒店學院開展了"1+8"師生對等交流項目,與法國格列諾波爾第二大學合作成立了孔子學院。
學校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內涵發展道路,秉持"厚德博學、經世濟民"校訓精神,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改革活校"戰略,致力于培養"有思想、有能力,實踐、實用、實干"型人才,不斷提升綜合辦學實力,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規模適度、結構合理、質量較高、特色鮮明的高水平財經類教學型大學。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由武漢新文道考研進行整理,想了解更多關于考研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新文道考研,我們將為同學們奉上全面完整的時下考研相關資訊。







關注武漢新文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