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地區、本學校、本專業
大部分同學都會將本校本專業作為兜底項甚至首選項,為什么呢?專業課復習資料不用愁,學校打印店什么的隨便去找,運氣好的話還可以找老師劃劃重點;研究生學長學姐也不愁找不到,走兩步到實驗室、教室活捉幾只;甚至有些導師就是本科的專業課老師,搞好關系,復試的時候選他做導師,只要過線基本上就能上岸。除此以外,調劑回自己學校是最好調的,由于升研率也是學校的一個重要指標,所以對本校的調劑生也會“特殊”照顧。
2.本地區、本專業、跨學校
跨學校也要分跨的遠近。比如跨到隔壁的學校,跨到對門的學校……類似這種的比第一等級要難一丟丟,難在人脈資源不方便獲取。但是都是同城的學校,還是有很多方法找到門路的,再不濟還能到學校書店打印店打聽專業課資料,向本專業的學生打聽報考信息,而且兩所學校離得近會更容易認識新同學,相對于跨地區還是會方便一點的。
3.本專業、跨地區、跨學校
絕大多數考研er都屬于等級三,唯一的優勢就是本專業了,畢竟本科的積累在那里,專業課學習會比跨專業的相對容易。難就難在跨地區、跨院校,報考一個自己之前完全沒有詳細了解過的院校,各種信息都需要一點點地搜集,報錄數據比如說招生人數、分數線等只能從網上看,聽各種小道消息,真實性和實用性還不確定,有時候專業課資料都不知道在哪買,簡直就是摸著石頭過河。
4.本地區、本學校、跨專業
如果不考慮讀博的話,考研是我們換專業的最后的機會,但是跨專業真的不容易,畢竟隔行如隔山,從文學跨到經管,從理工跨到文史……想想都讓人難以抉擇而且跨專業考生很多都是很早就開始復習專業知識。只有扎實專業知識,才能在那些學了三四年的專業er中競爭中脫穎而出。所以跨專業的老鐵們,要在心理和時間精力上做好足夠的預期!
5.跨地區、跨專業、跨學校
三跨專業考生需要更多的勇氣與毅力,而且還要伴隨著不小的風險。除了要面對搜集院校報錄數據信息等問題,還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而且在復試中也沒有任何優勢可言,成為“炮灰”的可能性非常大,簡直就是考研難度天花板。
不管你的考研難度是那一層,既然決定了走上考研路,我們便只能日夜兼程,風雨無阻!還是那句話:“雖千萬人,吾往矣”。加油,考研人!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由武漢新文道考研進行整理,想了解更多關于考研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新文道考研,我們將為同學們奉上全面完整的時下考研相關資訊。







關注武漢新文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