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2023研究生研究生預計準考證打印時間:10月14日(考前十天)
華中科技大學2023研究生研究生預計考試時間:10月24日
離考研考試的時間越來越近啦,但是大家不要慌,到現(xiàn)在應該是復習收尾的時間,大家可以先靜下心了解一下考試相關的事情,從緊張疲勞的漫長復習過程中調整一下狀態(tài),湖北新文道小編給大家簡單講解一下關于準考證打印這個環(huán)節(jié)的一些重點信息。方便大家心理有個初步準備。
因為是電腦端打印,如果在打印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千萬不要著急,可以先看一下之前學長和學姐遇到問題時是怎么解決的。
1、一般準考證是PDF格式,下載后保存到盤直接聯(lián)系打印店打印,但是有的同學下下來的文件是空白的,這個時候就不要用下載網站自帶的PDF閱讀器去下載,直接用瀏覽器自帶的另存為工具把文件存儲出來,如果多次不行,就重新登錄刷新清楚緩存再錯峰下載。有可能是程序加載的問題。如果下載的準考證上發(fā)現(xiàn)除了照片什么信息都沒有,這個時候一定要給對應院校的招生辦去打電話確認一下,千萬不要把空白的打印下來自己涂改,一旦涂改,準考證就作廢了。
2、準考證下載過程中如果提示未進行現(xiàn)場確認或招生單位準考,那可能就是你確認審核沒有通過,可以打華中科技大學招生辦公室咨詢一下。另外如果我們在線查看的時候,有些信息,比如報考院校那些可能都看不太完整,我們最好是把文檔下載下來再查看,這樣可以程序可以拉取到更加完整的信息。關于準考證的識別,準考證的后三位有的地方不是座位號,大家最好不要根據(jù)這個去選座位。另外到時候進入考場,只有專業(yè)課才可以帶計算器,英語政治數(shù)學都用不到計算器,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是不需要帶計算器的,避免影響自己的考試發(fā)揮。
華中科技大學2023研究生準考證打印后需要注意以下三點:打印完畢后需要認真核對一下個人信息是否正確、看一下考生須知、然后備份一個電子版的準考證,因為電子版的準考證在疫情期間進入院校可能有時候備不時之需。
1、仔細核對個人信息:大家在從研招網下載好電子版準考證之后,要先仔細核對一下準考證上面的個人信息是否正確,確認無誤后再去打印。準考證包含考生編號、考生姓名、學習工作單位、證件類型、證件號碼、報考單位和報考專業(yè)考試安排及相關說明:考試日期、招生單位說明、報考點、考試地點、報考點這些信息,說明如果發(fā)現(xiàn)準考證上面的個人信息出現(xiàn)錯誤,不要慌張,及時撥打研招辦和報考的學校。拿到準考證之后,請大家務必仔細核對姓名、身份證號、考試科目、考點等信息。
有的準考證上面還有報考點說明和其他說明,如果準考證上特別交代不允許攜帶的物品,那么考場上一定不要攜帶。有的考點會給大家提供橡皮、文件袋,有點則沒有,大家仔細閱讀這些信息,提前做好因應準備!
2、認真閱讀考生須知:準考證的右側為考生須知的內容,主要是強調考試當天考場上面的一些注意事項。比如攜帶準考證、身份證等證件進入考場。考試開始后遲到15分鐘不允許進入考場,不得在考試結束前30分提前交卷等說明。此外,還會有對熟悉考場、考場上規(guī)范作答的說明,最后一部分是強調考場紀律,防止大家舞弊!請大家一定認真閱讀考生須知的全部內容,然后嚴格遵守當?shù)氐目荚囈?guī)范!另外準考證上提示要貼條形碼,這個條形碼大家不要急,到時候進了考場會由監(jiān)考老師來發(fā)放。
3、備份電子版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紙打印即可,建議多打印幾份,以備不時之需。另外大家一定要留存準考證的電子版,無論是存儲在手機、U盤、網盤還是郵箱,請大家務必做好電子版的備份。之所以讓大家備份電子版,就是因為準考證不僅是初試要用,復試也要用到。
備份電子版準考證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有些地方的打印店不能上網,或者個別同學忘記研招網賬號密碼。當你準考證丟失,出現(xiàn)意外情況時,隨時可以用手機或者U盤里備份的準考證直接打印。
雖然準考證上每年寫的文字都差不多,但是大家還是簡單的掃一遍。
華中科技大學(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華中大、華科大 [153] ,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 [126] “985工程"、"211工程"、入選"強基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醫(yī)生教育培養(yǎng)計劃、國家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yǎng)計劃2.0,是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全國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為中歐工程教育平臺成員和醫(yī)學“雙一流”建設聯(lián)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fā)協(xié)作網 [155] 、全球能源互聯(lián)網大學聯(lián)盟 [156] 成員。 [1-7] [9]
學校前身是1952年創(chuàng)辦的華中工學院、1907年建立的德文醫(yī)學堂和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藝學堂。歷經傳承與發(fā)展,2000年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y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并成立華中科技大學。
截至2022年9月,學校校園占地7000余畝,綠化覆蓋率72%;有專任教師3700余人,其中教授1400余人,副教授1400余人;教師中有院士19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5人;設有112個本科專業(yè),4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雙一流”建設學科9個 [148]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7個。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由武漢新文道考研進行整理,想了解更多關于考研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新文道考研,我們將為同學們奉上全面完整的時下考研相關資訊。








關注武漢新文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