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如果成績在以往國家線上最多10分的位置,那其實算是危險的位置。因為國家線的起伏一般就是在10分上下,如果只是10分的優勢,很有可能最終只是低空飄過。
而考生憑借這樣的成績,盡管是擁有了進入復試的機會,但是在其中也會缺乏競爭力,要么進不去復試名單,要么最終復試也會因為筆試拉分太多而失敗。
但與此同時,這類考生也是擁有“調劑”機會的,一般如果不挑剔專業和學校,調劑到最后多數都是會有學上的,只不過狀況可能會和原本的目標完全不同。基于這種情況,不少學生也會放棄調劑。
所以對于考研黨們,盡管真正國家線還沒下來,但時間就是金錢,確定考試失利的學生們也不能再浪費時間,要為自己是二戰還是就業做選擇了。不過和一切選擇一樣,決定都是有雙面性的。
方案一:選擇二戰
在不改變專業方向的情況下,二戰就等于再復習一年,只要自己本身的學習態度保持得好,心理狀態維持住,下一次考試的發揮一定不會太差。
但在如今考研參考人數越來越多的發展趨向下,二戰就意味著競爭越來越大。而且有些學校對考生有偏好,會更喜歡當屆的考生。
先不說社會考生可能本身就不占優勢,一旦應屆生二戰也失敗的話,就是浪費了一年的時間,比同級生在進度上慢了不少。
不過對于考生來說,有時候失敗并不是真的學習有多差,或者是個人身份的問題,而是考試目標沒定對,有些人給自己定的目標太高了。
所以二戰如果想要成功,就一定要設定合適的目標。適當放棄頂級的名校和專業,選擇一些雙非等競爭沒那么強的志愿進行報考。
而且要知道如果二戰成功上岸的話,盡管學業困難,但好處也是很多的。研究生的學歷可以為個人發展的起點增加高度。
方案二:選擇就業
在考研失利后選擇就業,其實也算是及時止損。畢竟如果不是社會考生的話,考研是在大四參考,大家最多就是錯過了一次實習和學校的秋招,會少一點工作的經驗而已。
但是只要馬上行動起來找工作,從院校春招和社會招聘多方面入手,找到合適的工作還是很有希望的。
特別是應屆生,在很多工作的招錄中都有優勢,像是公務員考試就會偏向應屆生。而考研出成績后,大家也剛好可以準備下半年的國考,以及各省市的省考。
不過因為沒有在學歷上進行晉升,所以學生在找工作時會受到一定的學歷影響,可選范圍沒那么大,起薪等也會比研究生低一點。
但好在工作不是永遠都要看學歷,個人的能力也很重要,所以只要好好工作,也是會獲得升職加薪的,未來更是可以選擇在職讀研,完成學歷晉升的計劃。
筆者寄語:別把選擇當做義務,一起還是看個人需求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由武漢新文道考研進行整理,想了解更多關于考研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新文道考研,我們將為同學們奉上全面完整的時下考研相關資訊。







關注武漢新文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