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干: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錯誤給中國革命帶來了嚴重危害,其主要錯誤有( )
A.排斥和打擊中間勢力
B.將反帝反封建與反資產階級并列
C.集中力量攻打大城市
D.主張“一切經過統一戰線”
要想做對本道題目,考生首先需要對三次“左”傾錯誤有一定了解。從1927年7月大革命失敗到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之前,在黨中央的領導機關分別犯了三次“左”傾錯誤。
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傾盲動錯誤,認為革命形勢在不斷高漲,盲目要求“創造總暴動的局面”。
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地認為中國革命乃至世界革命進入高潮,盲目要求舉行全國暴動和集中紅軍力量攻打和奪取武漢等中心城市。
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其主要錯誤是:第一,在革命性質和統一戰線問題上,混淆了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界限,將民族資產階級視為中國革命最危險的敵人,一味排斥和打擊中間勢力。第二,在革命道路問題上,繼續堅持以城市為中心。第三,在土地革命問題上,提出堅決打擊富農和“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的主張。第四,在軍事斗爭問題上,實行進攻中的冒險主義、防御中的保守主義、退卻中的逃跑主義。第五,在黨內斗爭和組織問題上,推行宗派主義和“殘酷斗爭,無情打擊”方針。
從上述三次“左”傾錯誤的特點及內容來看,有一個共同點是考生需要了解的,即都堅持走以城市為中心的革命道路。由此,來看2013年這道題目,AB選項都是在革命性質和統一戰線問題上的錯誤,C選項是在革命道路問題上犯的錯誤,因此都是正確答案。而D選項雖然也是王明所犯的錯誤,但從時期上來看,這次錯誤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是王明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上犯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而非“左”傾錯誤,所以D選項不是正確答案。
除了中國共產黨所犯的幾次錯誤的內容,考生也應當掌握中國共產黨內屢次出現嚴重的“左”傾錯誤的原因,主要原因是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準備不足,實踐經驗缺乏造成的,簡言之就是沒有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結合起來,而這個理論又恰恰是毛中特第一章的主題,能夠更好的幫助考生理解為什么必須要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由武漢新文道考研進行整理,想了解更多關于考研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新文道考研,我們將為同學們奉上全面完整的時下考研相關資訊。







關注武漢新文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