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搞清句子結構,辨別主語和謂語。
抓住了句子的主干,各部分之間的從屬關系也就看得比較清楚,有益于從整體把握句子。
2、理解虛擬語氣。
虛擬語氣是英語特有的一種表達方式,它包括對現在、未來、過去的假設,在英語中有多種表現,譯成漢語時一定要弄清它的對象和范圍,盡量把虛擬的意思傳達出來。
3、搞清楚關系。
句中如果有代詞,應根據上下文找出其所指代的內容,并將其準確地翻譯出來。
4、明白否定的方式。
英語思維的特點也表現在它對否定式的用法上,中國讀者往往容易在這里產生錯誤。例如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發光的未必都是金子)在這里是以全部否定的形式來表達部分否定的事實。英語也用雙重否定表示肯定,這種現象英語中常見,漢語中并不常見,翻譯時需要多加注意。
5、一詞多義。
一詞多義是很常見的現象。判斷詞義一定要根據上下文確定其具體的義,不能因為是過去認識的詞便不加深究,便草率地按以前的理解翻譯而產生錯誤。如Do not worry about preparations for this year’s July Fourth parade. Everything is in apple pie order.(別擔心今年國慶日游行的準備事宜,樣樣東西都弄妥當了)如按通常的理解以為apple是“蘋果”的意思,就出錯了。
6、注意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的不同。
英美語言之間有很多差異,比如英國英語中continent指歐洲大陸,而在美語中,continent卻指美洲大陸又如英語中homely是“家常的、樸素的”的意思,并無貶義,在美語中卻是“不漂亮的”。所以翻譯時一定要搞清文章是英語作者還是美國作者寫的。
7、成語。
成語具有約定俗成的特點,屬于語言中較難理解的部分。英語的某些成語具有形象思維的特點,可以和漢語相吻合,比如Strike the iron as it is hot.(趁熱打鐵)但有一個成語的含義與我們的理解大相徑庭,如Claw me and I will claw thee.(互相吹捧)所以翻譯時一定要小心。
8、語意的褒貶與輕重。
翻譯時還要注意詞語的感情色彩,即它是褒、是貶,還是中性。這種感情色彩往往表明了作者的主觀態度,好惡與愛憎。把握住它對于正確、傳神的翻譯是非常必要的。有時單憑個別詞是難以判斷的,還要根據上下文來判斷,因為為達到諷刺的目的,作者可能正話反說或反話正說。
9、注意文章的語體色彩。
如果是專業文章,那么術語一定很多,敘述也較客觀,少有個人色彩,翻譯時應多選用正式的詞語。如果是一般的敘述,則可能日常用語較多,小詞和短語較多。翻譯時也要注意這一點,以此來確定詞語的選擇。
10、留心文化背景。
中西文化的差異非常明顯。比如,中國的親戚劃分非常仔細,而英文中的cousin一詞對應的中文可以是表(堂)兄弟(姐妹),可以有八個詞義之多。
每年因考研英語單項未過線而折戟考研戰場的考生比比皆是。而英語是一門需要長期積累和經驗的學科,因此我們只有日積月累的踏實復習,才能成為最后的贏家。為了方便大家學習,武漢新文道考研特為廣大學子推出2017考研全年集訓營、半年集訓營、VIP彩虹卡等一系列備考專題,所有你不明白的都會一一幫你搞定。同時,武漢新文道考研微信公眾號@whwdky一直為大家推送考研資訊,讓您足不出戶就可以輕松了解到最新的考研信息!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由武漢新文道考研進行整理,想了解更多關于考研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新文道考研,我們將為同學們奉上全面完整的時下考研相關資訊。







關注武漢新文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