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全國100所高校考研難度排行榜,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的目標院校吧!


如何判斷考研難度?
考研擇校切忌好高騖遠,最好是選擇一所和自身實力相匹配,難度在可接受范圍內的院校,這也是最穩妥的上岸方式。那該如何判斷高校的考研難度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校基本概況
1、比如學校的地理位置,處在一區還是二區,要知道每年一區的分數線要高于二區,一線城市的名校競爭力更強。
2、了解目標院校的重要程度,是國家“985”、“211”或者現在的雙一流院校建設工程院校還是普通院校。
3、了解報考院校是否是34所自劃線院校之一,有沒有自己劃定分數線的權利,一般院校自劃線比國家線要高出一些。
二、學校實力排名情況
1、學校綜合實力排名情況;
2、學校專業排名情況;
3、學校近年來排名變化情況,判斷該校整體實力呈現上升還是下降趨勢。
三、招生人數
招生人數信息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專業目錄里面有說明。同學們在報考時一定要打聽清楚你所報考的專業的具體招生人數。招生名額很多,當然成功地希望大。否則,就很危險。為了保險起見,同學們不能僅看今年的數據,最好能查看去年的數據。因為有的院校某些專業,每年招生情況變化比較大。
四、報考人數
你的競爭對手到底有多少,對報考選擇至關重要。有的高校特別是名校熱門專業報考人數非常多,有的連著好幾年都過千。像這樣的專業,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建議大家不要選擇。
五、錄取人數
通過這個我們能得知這個專業去年到底錄取多少人,再結合去年專業目錄公布的招生名額,可以判斷出該專業去年的招生錄取情況。
六、報錄比
錄取人數除以報考人數就是該專業報錄比。這一數據直接反映出某專業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熱門專業報錄比達到10:1,甚至20:1,還有更高的。這就是名校熱門專業的競爭更是激烈,沒有實力簡直無法應對!
七、推免人數
這是一項關鍵數據,之所以強調這個數據的重要性,是因為很多名校熱門專業每年的推免名額很多,占了當年招生人數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給統考生的名額就很少,考研競爭更加劇烈。
八、復試分數線
查找復試線的時候不要混淆校線和院線的區別。一般在每年四月,待國家線公布以后,各招生單位開始根據國家線劃定本校的復試分數線。除了早在三月份就已自主劃線的34所高校之外,大部分高校大部分專業的分數線一般都是國家線。分數線是一個硬性條件,分數無法達到分數線只能考研失敗或者參加調劑。
九、復試比例
復試比是指,計劃招收人數和進入復試人數的比例。教育部規定最低的復試比例為1:1.2,這就意味著,如果錄取10人,就會有12人進入復試,有兩個同學注定要當炮灰。
有的學校復試比會高達1:1.5,甚至1:2,復試比例如果偏高,就能說明兩個問題:
1) 復試線的參考價值降低;
2) 復試競爭激烈、風險更大。
所以初試通過的考生,哪怕是高分也不要高興得太早,復試不僅僅是看初試成績,而是看考生綜合能力。了解院校的復試比例非常重要,是等額復試還是差額復試,決定著最終錄取人數。
十、考研最終成績計算方式
總成績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試分和復試分占總成績的權重。有的學校初試分會占到總成績的70%,有的是初試、復試各占50%,有的學校復試分只占總成績的30%、甚至20%。
在對比不同學校考研難度的時候,還要橫向考慮專業課試題難易度的差異,還有些學校不公開真題試卷,所以還要多方權衡。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由武漢新文道考研進行整理,想了解更多關于考研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新文道考研,我們將為同學們奉上全面完整的時下考研相關資訊。







關注武漢新文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