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考研跨考有多種理由,那么每個同學本身的情況不同,專業興趣、理想愛好、心儀的大學不同,跨考怎么選擇?跨考有多難?一起來看看跨專業跨院校這些報考模式的難度分析。
為什么要跨考
1、對原專業不滿意。這類考生有可能是高考選擇時對專業不了解或者接受了專業調劑,結果在大學階段發現對本專業沒興趣或者感覺不對路;還有可能是因為本專業就業市場形勢不好,希望通過轉換專業進入到更為理想的行業中去。
2、專業多元化,通過不同專業的研究生學習打造復合型人才。如今企業對具有兩個及以上專業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人才有越來越多的需求。所以有考生希望在自己本科專業基礎上再另外學不同于本科的研究生專業,以便增加求職時的競爭優勢。
盡管有不少同學在本科階段會通過輔修、第二專業或者雙學位等形式擴大自己的專業素養,但相比較而言,本科+研究生分階段的學習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最為扎實。
此外,還有不跨專業而跨學校、跨地區的考生,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從一所level較低的學校進入都更高level的學校,或者從偏遠地區和小城市遷移到發達地區和中心城市。
常見的四種報考模式難度分析:
考本專業還是想跨專業,考本院校還是其它院校?每個人的基礎不同,選擇的報考模式,難度差異也是不一樣的。
一、本專業本院校報考
難度指數:☆☆
這是考研報考選擇中最為普遍的一種模式,也是成功概率最高的。一般來說,只要專業不錯,本科學校也還可以,大多數考生都會自然而然地選擇報考本校本專業。
本專業本院校報考的優勢:
① 專業課知識基礎較為扎實,備考復習時能夠有更多的選擇空間。一不跨專業,二不跨院校,有著本科四年的學習經驗,在考研復習環節會比較節約時間,可以騰出來更多的時間復習外語與政治,復習效率會得到最大化的提高。
② 與本院校導師有著“血濃于水”的聯系,任何導師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私心,對于自己的學生肯定會有更多的照顧。不跨院校能夠讓我們更加充分的利用導師和學長資源,這樣復試的時候將會占盡優勢。
二、本專業跨院校報考
難度指數:☆☆☆
本專業跨校報考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雖然本科專業不錯,但本科院校一般,想要讀研的時候換一所更好一些的院?;蛘唠x家近一些的院校;
二是原單位太熱門了,考取的把握不大,所以考生選擇競爭相對緩和的報考單位。
本專業跨校報考備考的難度要大一些,因為雖然專業相同,但不同招生單位的專業程設置和學術科研重點可能差很大;而且招生單位變了,有關的政策、信息也就比較難以獲得。跨院校也代表放棄了所有的導師與學長資源,這樣復試就與其他考生站在了一個起跑線上。
建議:
① 選擇院校一定要結合自身實力,有些院校本身門檻就比較高,報考人數也很多,盲目挑戰成功率很低。
② 選擇院校要與自己專業性質相對應,比如你是文科生,就選擇一些綜合類或者文法類的院校,不要選一些較為出名的理工類院校,這樣對畢業找工作也不會有明顯的幫助。
三、跨專業本院校報考
難度指數:☆☆☆
本科院校還不錯,但想換個更好或更喜歡的專業的考生一般會選擇跨專業本校報考。但是俗話說隔行如隔山,跨專業報考難度比較大,且這種難度和專業之間關聯度成反比,原專業和報考專業之間的關聯度越小,復習和考試的難度就越大。
跨專業雖然比較難,但是在本院校考研效果就另論了。本校的導師與學長資源都比較靠譜,這會給我們不小的幫助。雖然說跨專業我們在復習時會面臨更多的壓力,但是一般可以跨專業的學科初試考查都不是很深,更側重一些基礎的內容,所以難度相對比較低。
建議:
① 多去上一上目標專業的課程,本專業導師講的內容一般都比較具有針對性,能多去聽聽課對于加快理解新專業有著不小的幫助。
② 注意新專業與本專業的結合。舉一個典型的例子:本科英語的考生,跨專業選擇了法碩,那我們完全可以利用英語好的優勢學一些國際法和國際商務相關的法律,這樣將來去一些外企營應聘將會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四、跨專業跨院校報考
難度指數:☆☆☆☆☆
對原先的專業和學校都很不滿意,決心要開辟全新天地的考生會選擇跨專業跨校報考。這種模式備考的工作量和難度最大,不僅面臨著大量陌生的專業課程的學習,而且在復習資源、信息渠道等方面均處于不利地位。
考研專業選擇要結合自身條件、社會需求、專業發展趨勢,通過這些信息的搜集整理比較,對自己興趣能力的評估測試,選擇真正適合自身發展的專業去努力。
建議多去目標院校論壇和QQ群逛一逛,找一找學姐學長,了解報考院校的基本情況。 跨專業跨院校報考最忌諱半途而廢,如果臨時改變目標很可能大幅度延緩復習節奏。
以上就是新文道考研給大家整理的“2020考研:跨專業還是跨院校 常見報考模式難度解析”相關文章,希望對2019考研人有所幫助!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由武漢新文道考研進行整理,想了解更多關于考研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新文道考研,我們將為同學們奉上全面完整的時下考研相關資訊。







關注武漢新文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