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臨床醫學考研大綱已經公布,下面是新文道老師楊凈為考生帶來的解析:外科學部分第二講!
外 科 學
第 一 部 分外 科 學 總 論
第 三 章 輸 血
輸血的適應證
1. 大量失血 凡一次失血量低于總血容量10%(500 mL)者,機體可得到代償。當失血量達總血容量的10%~20% (500~1 000 mL)時,可輸入適量晶體液、膠體液或少量血漿代用品。若失血量達總血容量20%(1 000 mL)(2008A79)時,除輸入晶體液或膠體液補充血容量外,還應適當輸入濃縮紅細胞(CRBC)。原則上,失血量在30%以下時,不輸全血;超過30%時,可輸全血與CRBC各半,再配合晶體和膠體液及血漿。當失血量超過50%且大量輸入庫存血時,還應及時發現某些特殊成分如清蛋白(白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缺乏。
2. 貧血或低蛋白血癥 常因慢性失血、燒傷、紅細胞破壞增加或白蛋白合成不足所致。手術前應結合檢驗結果輸注CRBC糾正貧血;補充血漿或白蛋白治療低蛋白血癥。
3. 重癥感染 全身性嚴重感染或膿毒癥、惡性腫瘤化療后致嚴重骨髓抑制繼發難治性感染者,當其中性粒細胞低下和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時,可考慮輸入濃縮粒細胞,以助控制感染。
4. 凝血異常 輸入新鮮冰凍血漿以預防和治療因凝血異常所致的出血。根據引起凝血異常的原因補充相關的血液成分可望獲得良效。
記憶大師:
輸血適應證的記憶口訣:低蛋貧血大失血,凝血異常重感染。
根據2000年衛生部輸血指南建議:Hb>100 g/L不需要輸血;Hb<70 g/L可輸入濃縮紅細胞;Hb為70~100 g/L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是否輸血。對于可輸可不輸的患者應盡量不輸血。
以上就是新文道考研小編為2019考研西綜考生整理的“2019考研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考試解析:外科學部分第二講”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由武漢新文道考研進行整理,想了解更多關于考研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新文道考研,我們將為同學們奉上全面完整的時下考研相關資訊。







關注武漢新文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