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一定要考名校嗎?首先我們從名校情結開始說起,相信在中國的學生基本上都有名校情結,我們小時候因為認知有限聽到的就那么幾所大學所以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學習生活中你知道的都是那些好學校,小編小時候的理想是考上北京大學,當然后來隨著年紀的增長不斷變化,但是也有很多同學認準了一個學校就死磕到底考上為止!那么考研是不是一定要報考名校呢,下面新文道考研就從各方面來跟大家說一下!
名校的優勢有哪些?
首先,名校自身的軟硬件條件都很優秀,師資隊伍、科研條件、就業前景等因素都吸引著大批學生報考。其次,高校研究生擴招導致普通研究生畢業就業競爭力降低。再加上社會對名校的優先認可等各種原因,使得如今許多大學生對考研有種很強烈的“名校情結”,名校考研甚至已經成為考研的一種“潛”趨勢。于是,考研呈現“扎堆兒”考名校的現象。
名校擁有良好的教育資源
無論在軟件方面還是硬件方面,名校的資源都是一些普通高校無法企及的。比如清華、北大、人大每隔兩三天就會舉辦一場學術講座,最多的時候會出現一天多場講座的情況。除此之外,名校還會提供給學生更多學術交流、科研實踐的機會,相對而言普通院校這種機會較少。
名校的學術資源、人脈資源是普通院校無法比擬的
不少人認為,如果在名校讀研期間,能師從一位學術界的“大牛”導師,那么今后的學術研究,甚至畢業后的工作都可能會一帆風順。即使是自己找工作,也可以選擇較高的發展平臺,如有些名企招聘人才時會明確提出只招985和211院校畢業生,那么你就可以輕松越過這一關卡。
考研選擇名校的原因各有不同主要是下面4點:
1.高考失利考研逆襲
"考研,是第二次高考,是唯一改變命運的機會。我從高中起就想去人大讀書,高考沒有發揮好,只能讀個省內普通二本,大學四年我都很努力的學習,為的就是能考上人大的研究生。"
2.就業問題
"投了兩個月簡歷之后,我決定考一個名校研究生。因為這個社會太現實了,如果有985、211的學生來應聘,就絕對不會要我這種普通院校的畢業生。在面試的時候已經碰到過好幾次這樣的情況了。考研真的是很無奈的選擇。"
3.從眾心理
"宿舍的人都考研,而且都選很好的學校,最差也是211。我如果只考個普通院校就會顯得遜色很多,感覺很沒面子,低人一等,都不好意思和他們一起復習,有壓力。"
4.名校頭銜價值更大
"我們班好幾個同學,連本校保研都放棄了,就是為了考北京的名校。我也受到他們的感染,覺得不考個名校,考研就沒有意義,讀研出來也沒有很大價值。"
考研選擇名校競爭到底有多激烈?
扎堆考名校的直接后果就是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少的可憐的錄取名額,千萬人爭的頭破血流,用"慘烈"來形容也不為過。
1.錄取分數線太高
"好學校錄取分數線隨著報考人數的增加也相應的水漲船高。一些熱門院校的熱門專業更是高的離譜。比如北京交通大學會計碩士錄取分數線是220。這個分數報考北京工商大學的話是妥妥的錄取,但是如果報考人大、央財,可能連面試都進不了。"
2.專業課要求更高
"名校對專業課的要求更高。就拿經濟學來說,普通院校的指定參考書目可能只有2-3本,而名校的參考書普遍都有4-7本,在同等的復習時間里,要消化這么多書,還要考出高分,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3.應屆生復習劣勢
"很多二戰、三戰的同學都是認定名校考研的,用他們的話說,就是死磕名校!就考研內容熟悉程度,應屆生是有一定的劣勢的,必須加倍努力才能彌補這種劣勢。"
4.保研/推免趨勢上升
"各高校,尤其是名校近年的保研/推免比例逐漸加大,有些甚至占到了招生總額的一半。這對參加統考的學生帶來很大的壓力。實際通過統考通道的招生人數減少,報考人數卻越來越多,報錄比嚴重失衡。"
理性看待名校也并非十全十美
名校也有弱勢學科
并不是名牌大學的所有專業都是最好的。在一些綜合性的知名大學中,有些非傳統、非強勢的專業是隨著學校的發展和招生規模的擴大而增設的。這些新增設的專業在師資力量、課程設置等方面不一定強過普通院校,不少普通院校的某些專業是優勢學科,在該學科領域中占有很高位置。
名校同樣存在就業競爭壓力
就業,應該是學生最為關注的,而名校的就業率并非100%。知名企業在招聘人才時,雖然設置了985和211院校的招聘關卡,但他們更加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事實上,并不是每個名牌院校畢業的學生都具備充分的知識儲備和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學生自身的能力也很重要。
名校并非所有人都適合
在選擇專業和院校之前,考生一定要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做客觀地分析,理性評判自己的學習能力,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切忌不切實際地高估自己,也不要因為貪圖名校帶來的“榮耀”而盲目“追熱”。全面認識名校,客觀評價自己,同學們會發現提升自身內在的含金量,遠遠高于名校賦予的光環!
以上就是新文道考研為大家整理的“2019考研:一定要考名校嗎?”內容,相信大家讀完后自己會有不同的解讀,院校專業選擇還是需要根據自身情況來理性分析規劃冷靜的選擇,后期新文道考研也會帶來更多的2019考研院校與專業選擇的信息,請大家持續關注!
推薦閱讀: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由武漢新文道考研進行整理,想了解更多關于考研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新文道考研,我們將為同學們奉上全面完整的時下考研相關資訊。







關注武漢新文道微信